世纪特邦密封胶品牌
当前位置:首页 > 常见问题 > 厌氧胶

螺纹胶使用指南:5 个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​

来源:    时间:2025/8/1 9:01:18    阅读:1057 次

螺纹胶作为高效的紧固防松解决方案,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维修中应用广泛。但许多使用者因操作不当,导致其性能无法充分发挥,甚至引发设备故障。世纪特邦总结了螺纹胶使用中的 5 个常见错误,并提供科学的纠正方法,帮助用户规避风险、提升效果。​

 

错误一:忽视表面清洁,直接涂抹胶剂​

不少使用者在涂抹螺纹胶前,未对螺栓和螺母的螺纹表面进行清理,直接将胶剂涂在带有油污、铁锈或粉尘的表面。这种操作会导致胶剂无法与金属表面充分接触,固化后形成的胶膜存在缝隙,降低防松和密封效果。

纠正方法:使用前需用无水乙醇或专用清洗剂擦拭螺纹表面,去除油污、锈蚀和杂质,待表面完全干燥后再涂抹胶剂。对于长期暴露在户外的锈蚀螺纹,可先用钢丝刷清理锈迹,确保胶剂能与金属基底紧密结合。

 

 

错误二:胶剂涂抹量过多,盲目追求 “全覆盖”​

部分使用者认为 “胶越多防松效果越好”,在螺纹上大量涂抹胶剂,甚至溢出螺纹端面。过量的胶剂不仅会增加成本,还会在固化过程中产生气泡,导致胶膜内部应力集中,反而降低粘接强度。更严重的是,溢出的胶剂可能污染设备其他部件,如电子设备中的电路板、精密仪器的运动部件等,引发二次故障。​

纠正方法:根据螺纹规格控制胶剂用量,一般来说,M6-M10 的螺栓只需在螺纹段的 2/3 长度上涂抹一圈胶剂即可,M12 以上的大规格螺栓可适当增加,但不应超过螺纹全长的 1/2.某机械加工厂通过使用定量点胶工具,将胶剂用量精确控制在 0.1-0.3ml / 颗螺栓,既保证了防松效果,又降低了 30% 的胶剂消耗。​

 

错误三:未按固化时间操作,过早受力或拆卸​

螺纹胶需要一定时间完成固化,不同型号的固化时间从几分钟到 24 小时不等。但很多使用者在涂抹后立即让螺栓承受载荷,或在未完全固化时进行拆卸,导致胶膜被破坏,无法形成有效锁固。​

纠正方法: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的固化时间操作,常温下(25℃)通用型螺纹胶需 24 小时完全固化,在此期间避免螺栓受力。若需快速固化,可选择加速固化剂或采用加热(60-80℃)的方式缩短固化时间,但需注意温度不可过高,以免影响胶剂性能。

 

 

错误四:选错胶剂型号,忽视工况匹配性​

螺纹胶有低强度、中强度、高强度等不同型号,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拆卸需求和工况条件。但实际使用中,很多人随意选用通用型胶剂,忽视设备的温度、震动、介质等环境因素。例如在高温管道连接中使用常温型螺纹胶,会因胶剂耐高温性能不足而提前失效;在需要频繁拆卸的部件上使用高强度螺纹胶,则会导致拆卸困难,甚至损坏螺栓。​

纠正方法:根据具体工况选择适配型号:低温环境(-55℃至 100℃)可选通用型;高温环境(150℃以上)需选高温专用型;需频繁拆卸的部件用低强度可拆型;永久紧固的部位则选高强度型号。

 

错误五:忽视储存条件,使用过期胶剂​

螺纹胶属于化学品,对储存条件有一定要求,需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。但很多使用者将胶剂随意放置在车间角落,甚至暴露在阳光下,导致胶剂提前老化变质。

纠正方法:螺纹胶应储存在 2-25℃的环境中,未开封的胶剂保质期通常为 12-24 个月,开封后需在 3 个月内使用完毕。储存时需拧紧瓶盖,防止胶剂与空气接触发生固化。

 

正确使用螺纹胶是发挥其性能的关键,避免上述 5 个常见错误,不仅能提升设备的紧固可靠性,还能降低维护成本、延长设备寿命。使用者应结合具体工况,规范操作流程,让螺纹胶真正成为设备稳定运行的 “隐形守护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