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使用密封胶的过程中,黄变、变色问题时常困扰着大家。这不仅影响了密封胶所在区域的美观度,还可能让人对其密封性能产生担忧。那么,遇到密封胶黄变、变色该怎么办呢?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。
密封胶黄变、变色的原因较为复杂。材料不相容是常见因素之一,例如大部分三元乙丙(EPDM)胶条与硅酮密封胶不相容,会导致浅色硅酮耐候密封胶变色,甚至粘结失效。此外,密封胶与一些偶然接触的异物,像未清除干净的橡胶垫残余物,也会发生污染导致变色。
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。紫外线照射会引发密封胶聚合物中的化学反应,使其分解、性能损失进而变色,尤其在户外或紫外线易穿透的场景中问题更突出。热氧化作用下,部分基础聚合物,如乙烯 - 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,在相对较低温度或高温加工条件时,容易因热氧化降解而变色 。
当密封胶已经出现黄变、变色时,若采用清洗方式,多数溶剂效果不佳,无水乙醇和 70% 乙醇擦洗虽能使密封胶表面颜色变浅,但无法彻底消除黄变,且操作困难。割掉变色层硅酮密封胶也不可行,因为像 EPDM 中的小分子物质已渗透进入内部,新的胶体表面经阳光照射后仍会黄变。
想要解决密封胶黄变、变色问题,需从多方面着手。施工前,要依据 GB 16776 - 2005《建筑用硅酮结构密封胶》附录 A,对与密封胶接触的材料进行相容性测试,杜绝不相容材料搭配使用。也可选用更相容的附件材料,如用硅橡胶制品替代橡胶制品。施工中,中性密封胶不能与酸性密封胶接触,避免密封胶接触酸、碱等腐蚀性环境。另外,变色多发生在浅色、白色、透明产品上,选择深色或黑色的密封胶可降低变色风险。同时,一定要选用质量有保证、品牌信誉好的密封胶 。
总之,了解密封胶黄变、变色的原因,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解决措施,才能让密封胶更好地发挥作用,保持美观与密封性能。